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中心新闻CENTER NEWS
发布时间:2020-10-26 08:00 来源:
10月23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同时助力兰坪县脱贫攻坚冲刺“最后一公里”,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中心联合艺术学院充分发挥自身专业和师资优势,以艺术教育为本,基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扶贫美育公开课系列课程前六讲的经验成果,成功开展了系列课程的第七讲——“合奏的艺术”。
艺术学院副教授齐悦作为课程主讲人,通过线上教学的方式连线兰坪县城区第一完全小学的师生们,带来了一堂充实而有深度的美育课。
认真听课的同学们
课堂的开始,齐老师先给同学们播放了理查·施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卡拉扬版),为大家介绍了德国指挥家卡拉扬。从演奏家是否仅指独奏家的角度,抛出三个问题并进行了解答,分为独奏、齐奏、合奏,讲述了演奏的含义。
齐老师讲述演奏家的含义
为了让同学们更容易理解合奏的意义,齐老师生动形象地讲述了小鸟不合作而被猎人抓捕的故事,告诉同学们在演奏音乐时要注意合奏中的合作精神。合奏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可接近,阳春白雪,它就像几位好朋友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只不过交流的工具不是大家的嘴巴和语言,而是乐器与音乐。在齐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逐渐领会了合奏的内涵。
齐老师展示中西方合奏形式
为让同学们从更具体的角度感知合奏,齐老师介绍了西方许多不同的合奏形式,有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合唱等,并展示了小提琴的组成部分,并演奏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开头,讲述了梁祝的民间故事。《梁祝》体现了中西方音乐创作手法与演奏技巧相融合,是我国管弦乐创作的第一座里程碑。介绍了西方合奏形式之后,齐老师又播放了自得琴社的《空山鸟语》,展示了中国的合奏形式和民族的合奏艺术。
齐老师演奏《梁山伯与祝英台》
在着重为同学们介绍了室内乐的演奏形式和它的独特魅力之后,齐老师引导同学们思考合奏中合作的意义和实现方式,指出应在合奏中养成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商量、不拖后腿的良好合作习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程最后,同学们自主练习吹奏了竖笛。
同学们自主练习竖笛
本讲课程是艺术扶贫美育公开课系列课程的第七讲,在前六讲的基础上继续探索了艺术扶贫教育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了中国人民大学的艺术教育资源,探索出了通过多元化感知方式领略艺术之美的美育教育特色,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提高了艺术教育质量,同时也为接下来即将开展的“为人民画”、“为人民歌”、“为人民设计”等一系列公共艺术活动打下了重要基础,是对“为人民而艺术”的学科发展与艺术创作宗旨的又一次成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