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中心新闻CENTER NEWS
发布时间:2020-10-17 07:00 来源:
10月13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同时助力兰坪县脱贫攻坚冲刺“最后一公里”,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中心联合艺术学院充分发挥自身专业和师资优势,以艺术教育为本,基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扶贫美育公开课系列课程第一二三讲的经验成果,成功开展了系列课程的第四讲——“色彩课程·绿”。
课程主题展示
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费佳、艺术学院副教授朱兴国作为课程主讲人,通过线上教学的方式连线兰坪县城区第一完全小学的师生们,带来了一堂充实而有深度的美育课。
费佳、朱兴国老师在进行课程直播
课堂上,两位老师以云南的山水风景、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等各种各样现实中的绿色元素为引子,带领同学们体会不同绿色带给人的视觉感受,指出绿色是生命的象征色,寓意着生命、青春、春天、胜利,这是与植物及其生长的色彩相联系的。
老师们展示名家画作
在老师们的引导下,同学们通过观察色彩,逐步形成了对色彩背后所蕴含的情感特征的朴素认知。为让同学们更深入全面地感受色彩,老师们通过展示不同名家的名作和生活中运用绿色元素制作的服饰等,带领同学们体会了绿色给人带来的宁静、沉稳之感。同时也通过普及历史事实的方式,为同学们讲述了绿色的另一面,即绿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作为一种有毒性及变质的色彩。
老师们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
为让同学们从更多元的角度感知美,老师们结合《忆江南》《泊船瓜洲》两首古诗词,并展示了自己的画作,带领同学们体会更多形式和更深层次的绿色。而仅从视觉维度来感受艺术是单一的,老师们带领同学们欣赏了维瓦尔弟《四季》和春之声圆舞曲,用音乐的形式强化同学们对绿色的欣赏与感知。
课后思考与练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通过视觉、听觉的方式形成了对绿色的认知后,老师们鼓励同学们自己到生活中寻找色彩,然后把色彩绘在纸上,将心中的感受表达出来。
线上直播课堂实况
本讲课程是艺术扶贫美育公开课系列课程的第四讲,在第一二三讲的基础上继续探索了艺术扶贫教育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了中国人民大学的艺术教育资源,探索出了通过多元化感知方式领略艺术之美的美育教育特色,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提高了艺术教育质量,同时也为接下来即将开展的“为人民画”、“为人民歌”、“为人民设计”等一系列公共艺术活动打下了重要基础,是对“为人民而艺术”的学科发展与艺术创作宗旨的又一次成功实践。